
网工们肯定也经常在项目上遇到一种安全设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有哪些部署方式呢?小编之前也写过一篇有关防火墙的文章,详见网络边界安全|浅谈网闸与防火墙的区别
防火墙简介
防火墙(Firewal)是建立在两个网络的边界上的实现安全策略和网络通信监控的系统或系统组,强制执行对内部和外部网的访问控制。
通过建立一套规则和策略来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达到保护指定网络的目的。

1,路由模式
路由模式:路由模式下防火墙相当于一个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
它能够根据 IP 数据包中的目的 IP 地址,通过查询路由表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防火墙会对不同网络接口(如 LAN 接口和 WAN 接口)之间的流量进行转发,并且在转发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访问控制策略(如允许或禁止某些 IP 地址段、端口号等的访问)来检查和过滤数据包。
应用场景:适用于连接不同网络段的场景,例如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之间的连接。
当企业有多个子网,并且希望通过防火墙实现子网之间以及子网与外部网络的通信控制时,路由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透明模式
透明模式:被称为桥接模式,防火墙对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来说是透明的,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不改变数据包的 IP 地址和路由信息。防火墙只是对通过它的数据包进行检查和过滤,根据安全策略允许或阻止数据包的传输。
从网络拓扑结构的角度看,它就像一个 “虚拟的网线”,连接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应用场景:常用于需要在不改变现有网络拓扑结构和 IP 地址配置的情况下,增强网络安全性的情况。
例如,在一个已经部署好的网络中,如果要添加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但又不想对现有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客户端等)的 IP 地址和路由设置进行大规模修改,透明模式就非常合适。它可以无缝地接入网络,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安全监控和过滤。
3,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结合了路由模式和透明模式的特点。防火墙的某些接口可以配置为路由模式,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子网并进行路由转发;
而其他接口可以配置为透明模式,用于在不改变现有网络拓扑和 IP 地址的情况下,对部分网络流量进行安全监控和过滤。
这种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环境和安全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应用场景: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如企业网络中有部分区域需要进行严格的子网划分和路由控制(采用路由模式),同时又有一些区域由于现有网络架构的限制或其他特殊需求,需要以透明模式接入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
例如,企业有一个新建的数据中心区域,需要通过路由模式的防火墙接口进行子网划分和访问控制;
同时,还有一个旧的办公区域,为了避免大规模网络改造,通过透明模式的防火墙接口进行安全防护。
4,旁路模式
旁路模式:即旁路审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防火墙设备并不直接串联在网络数据传输的主路径中,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网络流量来进行监测和分析。
注意:旁路模式如果是旁路引流方式,也可以做到对数据访问控制的.应用场景
1、网络安全审计:企业可以利用旁路模式的防火墙来全面审查内部网络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流量日志,了解员工是否遵守公司的网络使用政策,是否有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等。
例如,通过检查流量中的文件传输记录,发现是否有员工将公司的机密文件发送到外部未经授权的邮箱。
2、入侵检测辅助:在已经部署了传统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的网络环境中,旁路模式的防火墙可以作为补充的安全监测工具。当一些复杂的、隐蔽的攻击手段可能绕过现有的安全防线时,旁路防火墙可以通过对流量的深度分析,发现潜在的入侵迹象。比如,检测到一些利用未知漏洞进行的零日攻击,通过分析流量中的异常行为(如不寻常的协议使用、异常的端口通信等)来发出警报。
3、网络服务质量监测: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使用旁路模式的防火墙来监测用户网络的流量质量。通过观察流量的特征,如带宽占用情况、协议分布等,评估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及时发现网络拥塞、异常流量等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服务质量。